1.12.2013

Avatar 2009-James Cameron




















storyline: 
                 傑克透過「阿凡達」進入納美人的世界「潘朵拉星球」,目的是要取得那美人的信賴與情報,原本的計畫是要和納美人達成協議或者以武力強行奪走資源,但是經過相處和了解,並多次的衝突和溝通,為了不讓人類破壞潘朵拉星球,傑克決定協助納美人保護他們的星球。








年 份:2009 
出  品  國:USA 
出  品: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這大概是看特效可以被推薦的一部電影,不只是動畫的精美,看完可以探討和思考的部分也很多,包括現在一直被提出的環境問題、種族問題都被涵蓋在這部電影裡。同樣是科幻片,「阿凡達」卻比我看過的「納尼亞傳奇」更精彩,也比「魔戒」得到的感動更多。


傳達意念

1.      電影利用「納美人」(潘朵拉星球人)的傳說以及奇蹟,來使人相信「萬物有靈」、「能量彼此流動」這兩個概念,後者尤其重要。對地球而言,所有生命的生老病死,都只是能量流動的一環,生自可歡,死不足惜。

2. 關於種族歧視

        片中的「地球人」,經常使用「Savage」來形容該星球的原住民,地球人優越論的表現,似乎像在提醒「白種人優越論」看似消失,事實上依舊存在的現象。

3、地球人將生命「物化」的危機
  
   從片中不難察覺,人類為了「賺錢」,為了「達成某種私慾」,忽略了生命的重要性。裡面提到的「地球人沒發現,他們殺了自己的大地之母」,以瀕死的地球來警告,過度破壞生態平衡,是一項自殺舉動。
  人類對地球造成的傷害救像是地球人對潘朵拉星球的摧毀,需要花很長了時間來復原,有些傷害甚至無法再彌補。


導演:

James Francis Cameron ( 詹姆斯·法蘭西斯·卡麥隆 )

詹姆斯·法蘭西斯·卡麥隆是加拿大導演,擅長電影類型是動作片,科幻電影

他的電影經常超出預定計劃以及預算,不過都很賣座。電影票房最賣座的一部電影《鐵達尼號》,不過後來也被自己執導的《阿凡達》所打敗,史上最賣座的兩部電影都出自他手。

  James Cameron的電影的主題常討論人與自然和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
《阿凡達》堪稱世界電影之最,全球票房達到26億美金,目前是全世界票房收入最高、也是歷史之上最成功的電影之一。

職業生涯

   James Cameron出生於加拿大。父親是一位電子工程師,母親則是一位藝術家。全家於1971年移居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貝瑞阿。他在加州社區大學讀物理,不久又改主修英文,卻在開學前自己休學。後來他對電影產生興趣便到圖書館自學電影的特效和技術,一開始他以編劇作為自己的工作,但是後來投身電影特效(Ex:《紐約大逃亡》)和導演的工作,甚至擔任過製片。


   卡麥隆電影的特效小組的工作在開《魔鬼終結者》出現突破,《魔鬼終結者》的上映造成轟動,原因是特效在當時很先進。而後來他導演的《魔鬼終結者第2集》更大量使用電腦特技,獲得了奧斯卡的最佳混音、最佳化妝、最佳視覺效果、和最佳音效剪輯四大獎。

1997年導的電影《鐵達尼號》大範圍使用了電腦特技,獲得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鐵達尼號》雖然投資最昂貴,卻也造就了票房收入最高的記錄,成為投資回報最為豐厚的電影。

 《鐵達尼號》拿下的十一項奧斯卡大獎,其中有三項是屬於卡麥隆的,分別是最佳導演、最佳製片以及最佳剪輯。



個人生活

  James Cameron一共結過五次婚。現任妻子為蘇茜·愛米斯,他們在2000年6月結婚。他熱愛潛水,曾多次到鐵達尼的沈船地點進行潛水活動,就連拍《鐵達尼號》這部電影時,也親自潛入深海拍攝畫面。

  2012年3月25日,他獨自乘坐「深海時空英豪號」潛水艇,花了兩小時抵達深度近11公里的西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並在海底逗留三個小時,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二次抵達最深海底的海底潛水,也是首位獨自抵達該處的人。

不久前,他本人的單人潛艇下潛最深紀錄是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附近的太平洋海域下潛的8.2公里。


    還滿欣賞他對一件事情的熱忱,熱愛潛水、電影,然後把興趣都結合在一起。相信他就是那種會把喜歡的事情很自然的和工作放在一起的人,然後也不會只有表面功夫,不管是電影還是潛水都突破自己的極限、發揮到極致。





其他作品 DETAIL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